什么样的子宫内膜才能留住胚胎?

我们都知道,胚胎着床就好像我们播种,既需要健康的“种子”,又需要肥沃的“土壤”。

除了胚胎质量,子宫内膜也是影响试管种植结果的另一大关键因素。

那子宫内膜作为胚胎生长的“土壤”,什么样的内膜才算合适呢?我们今天来揭秘一下。

一、子宫内膜厚度怎么查?

如果把子宫比作一个房间,那子宫内膜就是它的内墙,胚胎在子宫内生长发育,子宫内膜就是胚胎进入子宫后着床的部位。

子宫内膜在形态上由上下两层组成,一层是基底层,一层是功能层。

在正常的月经周期中,子宫内膜厚度会随着不同的阶段增长脱落发生周期性变化。

✔ 月经期:

子宫内膜功能层脱落基底层保留,这一阶段的子宫内膜最薄,厚度通常在 1-4 mm;

✔ 增生期(月经第 6-14 天):

增生期又称卵泡期,内膜厚度增生至 8-12 mm;

✔ 分泌期(月经第 15-28 天):

分泌期又称黄体期,子宫内膜在 7-14 mm,如果卵子与精子结合,形成的胚胎就会在子宫内膜着床;若这个月没有怀孕,那子宫内膜会在月经周期第 28 天后再次脱落进入新的月经期。

临床中一般通过阴道超声来监测子宫内膜的厚度,子宫内膜在排卵期是最厚的,通常会将排卵日之前或者移植日当日的子宫内膜厚度作为评估指标,目前认为子宫内膜厚度正常值范围是在 8-12mm。

二、好的子宫内膜有什么特点

可以说,子宫内膜每个月都会做好准备,等待胚胎着床。

我们常说的子宫内膜容受性,指的就是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,胚胎是种子,子宫内膜是土壤,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土壤质量。

如果子宫内膜容受性好,受精卵就容易在子宫内膜上顺利黏附着床和生长发育,好比种子在土里生根发芽、茁壮成长。

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妊娠的必备条件,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判断:

1、子宫内膜厚度

子宫内膜厚度可直接反映内膜功能状态,内膜过厚或者过薄都会影响妊娠,适当厚度的内膜更易于胚胎着床。

临床上认为 8-12mm 的内膜厚度是比较适合受孕的,当子宫内膜厚度 < 7mm 时妊娠几率较低。

2、子宫内膜形态

根据 Gonen 标准可将子宫内膜形态分为 3 种类型:

A 型(三线型)、B 型(弱三线型)、C 型(均匀强回声)。

640 (14).png

A 型和 B 型适宜着床,其中 A 型是适合胚胎植入的最佳内膜形态,胚胎的植入率和临床妊娠率都较高。

若子宫内膜在月经期不能呈现周期性变化,内容形态持续为 C 型,表明内膜质量不佳,不利于胚胎顺利着床。

3、子宫内膜血流

子宫内膜接受胚胎种植还需要有丰富的血流,子宫动脉阻力指数(RI)和搏动指数(PI)是常见的检测指标。

若检测显示 RI 和 PI 低,表明血管阻力低,卵巢及子宫灌注良好,有利于受孕成功。

若检测显示 RI 和 PI 高,则表明血管阻力高,子宫动脉血流少,子宫的整体血流灌注较差;若 RI 持续增高,表明子宫内膜血供不良,容易导致胚胎不能着床或着床后生化。

三、子宫内膜过薄怎么办?

子宫内膜过薄易导致妊娠失败,因此,需要先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干预,再考虑备孕。

目前临床上针对内膜薄的治疗方法较多,常用药物主要有:

① 雌、孕激素

② 万艾可

③ 生长激素

④ 阿司匹林

⑤ 米非司酮

注:不作为医学指导,请遵医嘱。

除此之外,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常吃含天然雌激素的食物,如豆制品,但需注意不可用豆浆代替喝水,易引起消化不良等。

子宫内膜薄的姐妹也不必过于担心,单纯的子宫内膜厚度并不能作为评估能否怀孕的指标。

因此,单单因为内膜厚度而放弃备孕或胚胎移植是不完全正确的,还是应积极寻求医学的帮助,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干预和科学备孕。

本文部分来自网络,如需联系删除。

您可能感兴趣

13100631922 扫描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