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复流产胎停,警惕抗磷脂抗体综合征

一、什么是抗磷脂综合征?

抗磷脂综合征(APS)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,是以血栓形成和病理妊娠为主要临床特征,患者体内以抗磷脂抗体(APL)持续阳性,并伴有动脉/静脉血栓,和/或不良妊娠结局的综合征。易导致动静脉血栓或复发流产。据报道,APS是引起90%的难治性流产的原因。

目前APS是唯一被证明与复发性流产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。

APS患者很容易形成血栓,导致胎盘功能不全,引起习惯性流产、胎儿宫内窘迫、宫内发育迟缓或死胎。如果不给予特殊治疗,抗磷脂抗体阳性患者胎儿丢失率可高达90%,再次妊娠的活产率不足10%。

二、什么是复发性流产?

复发性流产: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。

1、临床特点

  • 生化流产∶孕早期HCG下降

  • B超∶宫内空孕囊

  • B超下∶见胎芽,无胎心

  • B超下∶见胎心,后胎心消失

  • B超下∶见胎心,后胎心消失胚胎完全脱出宫外

  • B超下∶见胎心,后胎心消失中晚孕期不良孕产史(死胎、早产、妊娠高血压、子痫、子痫前期)1次及以上

2、复发性流产病因

  • 夫妻染色体异常

  • 子宫解剖结构异常

  • 内分泌异常

  • 血液高凝状态

  • 胎生殖道感染

  • 胎盘早期位置过低

  • 原因不明(大部分为免疫问题)

  • 其他因素

  • 已知原因中,自身免疫病种,产科抗磷脂综合征(APS)导致复发性流产。

三、如何判断抗磷脂综合征?

1、诊断前评估

(1)病史

包括其发生血栓事件的性质和频率、女性患者的妊娠结局和血栓症的危险因素(例如∶运动少、服用避孕药和/或有血栓形成的家族史等)。使用肝素也有可能诱发血小板减少,引起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。此外,病史中还应当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(SLE)的相关症状,如是否存在光敏感、口腔溃疡、斑片状脱发、雷诺现象等。

(2)体格检查

APS没有特征性临床表现,但仍可能通过体格检查发现皮肤、内脏、中枢神经系统的缺血和坏死等异常征象,如网状青斑、指尖缺血、坏痕、血栓、心脏杂音和提示脑梗的神经系统异常等。

(3)抗磷脂抗体的检测

对疑似APS的患者应进行相应抗体的检测,包括aCL、Anti-β2-GP-I的免疫检测和LA的功能。

2、诊断标准

(1)临床标准

  • 血管栓塞∶包括有影像学依据或血栓栓塞组织学依据的动静脉单发或多发血栓,任何器官或组织的小血管栓塞,浅静脉血栓栓塞除外。

  • 妊娠并发症∶发生在孕10周以上、至少1次的形态正常的胎儿不明原因的死亡,或者由于子痫前期、子痫或胎盘功能不全引起的一次及以上的34周前早产(新生儿形态正常),或者均发生于10周以前的、原因不明的三次及以上的连续自然流产。

(2)实验室标准

检查至少间隔12周,次数≥2次,符合以下至少一条∶

1)aCL的IgG和/或lgM为中高滴度

2)Anti-β2GP-I的lgG和/或lgM为中高滴度

检测出活动期的LA。

临床&实验室标准各至少满足1项

四、主要治疗方法

抗炎、抗凝、抗血栓、皮内改善:阿司匹林、强的松、羟氯喹、低分子肝素等,需根据既往流产史,血栓史,妊娠史不同,进行个体化治疗。

您可能感兴趣

13100631922 扫描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