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招养出胚胎喜欢的好内膜

种子落在土壤上,小芽破土而出,生命的奇迹就开始了。受孕的过程也是如此,子宫内膜温柔地包裹着胚胎,一个小生命就从中萌发出来。

如果内膜太薄,贫瘠的土地难以孕育生命,内膜太厚,板结的土壤也会让幼苗不好扎根。

那什么样的内膜算薄?什么样的算厚?

又该怎样养出适合怀孕的内膜呢?我们一个一个说。

临床上诊断薄性子宫内膜的标准是:在卵泡成熟时,内膜的厚度应该达到8mm以上,若小于7mm,则为薄型内膜。

但是,正常的内膜是不断周期变化的,整个过程是由性激素的动态变化来调控的,可分为3期,所以要判断内膜是不是偏厚,也要看是在什么时期做的检查。

1、月经期:月经周期的第1~5天左右,此时内膜会发生脱落、出血,厚度约为1~4mm。

2、增殖期:月经周期的第5~14天左右,内膜会逐渐增厚,厚度可增至10mm。

3、分泌期:月经周期的第15~28天左右,厚度可达7-14mm,是最利于受精卵着床的状态。

所以,如果你是在经期或经期刚结束的时候检查,8mm的内膜确实有点厚。如果是在经期后一周检查,8mm并不算厚,如果是到了分泌期的后期,8mm的内膜就有点薄了。

如果内膜薄,怎么才能涨起来?内膜过薄主要有两个原因:内分泌异常引起的内膜生长不良和内膜损伤,要分情况针对性治疗。

一、内分泌异常导致内膜薄的治疗方法

内分泌引起的子宫内膜薄,相对来说更容易恢复,我们可以选择的治疗包括:

1、激素补充疗法

这是临床最常用的方法。比如补佳乐、芬吗通、达芙通、黄体酮胶囊等,增加雌孕激素刺激内膜生长,一般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,但要医生详细评估,根据具体病情酌情调整用药剂量,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注意不要影响患者的卵泡发育及排出。

还可以用阿司匹林、万艾可、生长激素(GH)等药物改善子宫动脉血流量、改善子宫内膜的发育。

2、中医药治疗

中医药疗法也在临床验证本对改善内膜厚度有效,虚证者重在补肾滋阴,或濡养精血以调经,不可妄行攻破,以免重伤精血。实证者重在温经行滞,或祛瘀行血以通调冲任。

二、内膜损伤导致内膜薄的治疗方法

这类薄型子宫内膜是由于人流、引产、清宫、宫内节育环放置等宫腔操作手术操作引起的内膜损伤,若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、宫腔内形成粘连带、宫腔形态出现异常、宫内炎症感染也可以引起内膜生长受限。

1、宫腔镜辅助诊断,及时治疗病变

我们可以通过B超及宫腔镜来辅助诊断,有宫腔粘连的病人需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,对有结核感染者进行抗结核治疗,有内膜炎症的病人给予抗生素治疗。 

2、宫腔灌注改善内膜厚度

当然随着医学的发展,目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(G-CSF)宫腔灌注也可改善子宫内膜厚度。

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(G-CSF)是一种糖蛋白,属于集落刺激因子当中的一种,对滋养原细胞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,能够促进滋养原细胞的增生,从而有助于内膜的生长,改善容受性。干细胞治疗也成为研究热点及最新的治疗方法。

那如果内膜过厚,又该怎么办呢?

体内缺乏孕激素的人更容易出现子宫内膜增厚的情况,青春期、育龄期、更年期月经周期延长的人(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),以及部分绝经后的女性要尤其注意这一点。

1、让月经规律

育龄期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、青春期和更年期月经失调的女性,可以用人工的方法让月经周期规律,让月经按时来潮。

方法很简单就是模拟正常月经周期的激素水平给与雌激素和孕激素。或者单纯给予孕激素。子宫内膜按时脱落,使其无机会过度增长。

2、补充孕激素

孕激素可以对抗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生长的作用。

这也是做人工周期或者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时必须用孕激素的原因。孕激素能保护子宫内膜,服用孕激素还可以使增生的子宫内膜逆转。

3、减肥、控制血糖

肥胖女性要减体重。糖尿病、高血压、肥胖是子宫内膜癌的三联症。这些疾病总是欺负同一类人,减肥、控制血糖血压有助于预防子宫内膜的增生、恶变。

本文部分来自网络,如需联系删除。

您可能感兴趣

13100631922 扫描微信